IanChenAboutPosts

UIUC 交換 week3 - 步入正軌

avatar奕安Jan 27, 2019

從這週開始生活開始上軌道了,課業跟時間安排都漸漸穩定下來。可能心態開始放鬆的緣故,自己的想法比較多了一點。 回頭看了一下前幾週寫的日記,發現冗字過多,自己都看不下去,畢竟都是在兩三個小時內打出來的文章,想到什麼就打什麼,沒太多時間回頭校閱,之後會盡量抽出時間改改。

1/22 ~ 1/27

一週記事

  • 分散式系統大升級

    本來課業已經夠重,但是分散式系統上課的時候有個陌生人來找我組隊,希望能夠一起寫程式作業,於是我就把這門課改選修成研究所的四學分版本,心底暗自覺得支撐不住,但還是試看看好了。

  • 第一次影印

    這周因為圖論需要用 Latex 來寫作業的答案,所以第一次用到圖書館的影印系統,這邊的影印系統比交大先進一點,要先把錢存到學校內部的 illini cash(可以用信用卡付費) 之後,在學校所有的影印花費都會從那邊扣錢。

  • 第一道義大利麵

    突然想吃之前大姐煮的義大利麵,一時興起就向他詢問食譜想自己來做做。 豬培根、洋蔥、洪蘿蔔、番茄、牛奶、起司、奶油。簡單的義大利麵醬裡面放了這麼多東西,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番茄的酸味要用牛奶來中和,煮出來的味道真的很棒,讚嘆大姐! spaghetti

  • 聊天

    就算最近的課業真的有點重,我還是每週會抽一點時間跟不同的人聊天。可能是美國的當地學生、美國的國際生,或是來美國留學的台灣人。一方面是練語言,另一方面是想知道大家是怎麼想事情的。

  • 整理電腦

    新的學期到來,把原本雜亂的電腦桌面都跟瀏覽器都整理過一次,移除掉不少已經不再維護的專案,退訂之前每日電子報,希望不要有太多干擾、思緒能夠再有條理一點,象徵在這裡的生活步入軌道,要專心生活了。 desktop browser

作業跟閱讀習慣

開學第二週神奇的作業量就下來了,登!下週要交四份作業呢! 我已經可以想到學期中每一科都用盡全力出作業的樣子了。 為了應付這樣的課業量,前兩週曾經嘗試過每天六點爬起來唸書,但卻效果不彰,加上常常晚上打排球打到 11 點,隔天根本爬不起來,只好再嘗試其他辦法。

"Don't work hard, work smart."

對我而言,讀書並不是創作,不需要針對同一件事保有長時間的高專注,讀書對大腦而言反而像是執行例行工作,是單純 理解->整理->理解 的持續循環。我認為提升讀書成效的方法只有一個 - 提高總專注時間。

有一種管理時間的技巧叫做 Pomodoro Technique(番茄鍾工作法),大致的意思就是以 25 分鐘為做事情的時間單位,在足夠休息的前提下,持續切換工作使大腦不疲乏。 這周強制在讀書時實施蕃茄工作法來提高自己的總專注時間。此外,為了降低切換工作的手續,把大部分的筆記都轉放在平板電腦上,買了筆記軟體(Notablilty)來換取更高的效率(不用花時間重新編排筆記)。

唸書時並不是要安靜才好,從研究看來,搭配音量適中的環境噪音更能提高大腦的專注,有鑒於最近跟當地學生聊天時常常跟不上對方的語速,還有觀看各種語言大神同學的心得分享下,選擇在讀書時播放小聲的英文新聞當作環境噪音,分心時還能順便練英聽。

P.S. 其實最近的紀錄都是在休息時記錄下來的文字,往往寫個幾分鐘大腦就放鬆到能繼續工作的階段了,效果拔群!

iPals 溜冰

這週第一次跟 iPals 一起到溜冰場溜冰,幸好小學時有參加過兩年的直排輪校隊,大概扶著老人拐杖繞場二十來圈之後就可以自由地在人群間穿梭了。 中間跌倒時不小心又用手掌撐地板,手腕又受傷了(汗)。

想跟他們一樣

這週在打球時又認識了一群從台灣來 UIUC 讀書的研究生,有天晚上打完球之後收操時與他們一同聊天,他們從字句中流露出的自信跟跟價值觀讓當下的我感到自己心中一直躁動不安,一開始還不明確,直到認真把自己沈浸在那個狀態之後,才默默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 「我想跟他們一樣,有相同的目標,相同的煩惱。」這個種情緒難以歸納,但稍微沈澱之後我能說這是一種對於自身現狀的不滿,潛伏在灰燼中暗自燃燒的渴望。 這是我這幾年來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強烈的衝擊,發現這些與我年齡相仿,親切的同學與我之前竟然有種決定性的界線存在!

回憶起先前聽 UX coffee 的 podcast 時聽到,人的學習可以用 自我意識自身能力兩個軸分劃出四個不同的象限來代表不同的學習階段,由始至終是 : 無意識的無能, 有意識的無能, 有意識的有能, 無意識的有能。

我認為造成這種界線,決定性的因素來自於我們其實處於不同的階段之中。我無法辨認他們的狀態。但是我深深知道自己到了大四的現在,已經在第二跟第三階段中徘徊許久,找不到自己最大的問題,遲遲無法跨入下個階段。

交換學生是我大學的最後一學期,我的碩士班也已經幾乎確定是在交大資工繼續下去了。目前的我並沒有像他們這麼強的研究能量,英文的能力也不足以自在的跨到國際,甚至我在大學時學了一堆東西,到現在卻也無法明確的告訴別人自己到底會了些什麼。 我想跟他們一樣,但其實最終是希望能跨過自己的障壁,我必需要改變生活的態度、方法,有意識的了解跟掌握自己所學,STRUGGLE TO LEARN。

我要在這半年把英文練好,並透過離開自己熟悉環境來養成全然不同的習慣,每天努力地念書、跟人交流,變成更獨立的人,趁著一個人的孤獨時光產生更多對自己未來的想法,Cheers!

每週分享

這週沒有時間拍建築物,所以就分享一些我覺得不錯的東西

1. The Value of Philosophy

Russell 寫的文章,這是上週哲學課討論時用到的選文。主要探討哲學的價值與他的意義。 為什麼我們應該探討那些不切實際的問題? 難道人生不能實際一點,需要什麼就拿什麼就好嗎? 我想到曾經跟前女友討論過這個問題,「Because we act what we think.」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缺的並不是思考能力,而是對事情抱有自己的觀點跟切入角度。這篇文章內主要論述,只有持續思考跟提問,才能保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才能讓心靈不被肉體限制住。對我而言,唯有如此,才能活得像是個真正的人。